北京好看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jiankang/ 年,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在90年代向我们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方移动一英寸。但你们无耻地欺骗了我们。” 从那以后,“北约东扩”就成为俄罗斯持续暴打乌克兰的主要原因。 所以这期的问题就来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已经向东扩张5次,为什么直到乌克兰提交申请,俄罗斯才开始战略觉醒的呢? 01 如果把北约比做一个社团,那美国既是金牌打手又是龙头话事人,其他国家主要是捧个人场,大部分时间都是美国一个人在表演。 目前,北约有30个成员国,现役总兵力超过了万人,年的军费总支出超过了1万亿美元,但这里面主要是美国人在撑场面。 美国的现役兵力达到了万,军费超过了亿,而排在第二的土耳其兵力只有42.5万人,军费开支维持在亿美元左右。 就军事实力来说,北约的战斗力四舍五入约等于美国的战斗力,抛开常规武器,北约有架战略轰炸机,全是美国他们家的; 17艘航空母舰中,美国占了11艘,而且还是满排10万吨以上的核动力航母; 核潜艇共有88艘,其中美国占了68艘,法国和英国各有10艘。 核弹方面,北约加起来超过了枚,美国占到了90%以上,在绝对数量上是力压俄罗斯一头的。 年北约成立的时候只有12个成员国,他们分别是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英国和美国。 成立的目的简单而纯粹,就是遏制和孤立苏联,防止红色风暴席卷西欧,说得直白点,就是几个落魄户抱团取暖,如果一个被打,那联合起来进行反击,翻译过来,就是他们常说的集体防御原则。 要知道,当时的欧洲被小胡子打成了废墟,英、法两个老牌列强也被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只有苏联越打越勇,还爆出了百万钢铁洪流,欧洲大陆的平衡已经被打破,随时可能被东边的红色风暴一波带走。 另外,西欧诸国真的被德国人打怕了,想想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没多久,德国人就迅速恢复了军事实力,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干翻了法国人。 如今,虽然纳粹已经被打败了,但未来会不会出现什么别的奇怪玩意儿,谁也不敢保证,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锁住日耳曼战车,二战的历史恐怕还得再次上演。 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就只能仰仗美国人的军事保护,所以在年的时候,北约还吸收了西德入会,这样不仅可以让西德顶在东、西两大阵营的最前沿,还能把西德的军事能力纳入到北约的管理体系中来。 除此之外,还有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西欧的经济复苏需要美国的资本援助,也正是在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压力下,西欧诸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沦为美国对抗苏联的工具人。 作为回应,年,苏联也搞了个红色版本的“北约”,就是华沙条约组织。 整个冷战期间,北约和华沙两大军事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踢正步、搞军演,两边虽然针尖对麦芒,但始终没机会正面交手。 但咱们客观地来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虽然看着很危险,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开始逐渐变味儿,特别是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 由于苏联常年PUA,这就引起了东欧各国的强烈不满。最先挑战苏联权威的是罗马尼亚,虽然它也加入了华约,但坚决要求苏军撤出自己境内,同时也不参加华约的军事演习和其他军事行动。 年,小国阿尔巴尼亚干脆直接退出了华约。同年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改革,也就是那个“布拉格之春”,结果苏联带着华约五十万军队占领了捷克全境。 所以实际上,华约的内部早就千疮百孔,虽然苏联修修补补勉强支撑了二三十年,但分崩离析是迟早的事。 年冷战结束,华约集团也随之解散,但北约却没有,不仅没有,还一路收编苏联的旧部,甚至把大炮怼到了俄罗斯的脸上。 02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北约能够熬过冷战而没有解散呢? 答案是德国。 年柏林墙倒塌,德国的统一的问题被摆在了各位大佬们的面前。 法国是坚决不同意德国统一的,因为只要德国崛起,第一个要报复的就是法国。 英国也坚决反对,当时英国的首相撒切尔说过这么一句话,让德国统一就是“历史性的胡说八道”。 美国人则是态度模糊,干脆把皮球踢给了苏联人。 按照正常人理解,毛子和德国也是血海深仇,是绝不会同意德国统一的。 但没想到的是,戈尔巴乔夫居然同意了,而且不仅同意德国统一,还明确表示希望让德国加入北约和欧盟。因在俄国人看来,一个徘徊在体系之外的中立德国更危险,如果哪天德国再冒出来个小胡子,那俄国人又将面对第四帝国的终极考验。 后来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也是虚的一逼,所以它更希望北约能够坚持营业,这样就能约束德国,避免德国成为欧洲的松散代理人。 年为了解决德国统一后的一大堆现实问题,北约和苏联签署了个《2+4》条约,里面并没有提到未来北约是否东扩的问题,也没有任何关于北约扩张的约束承诺。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在2+4条约的初步谈判中,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詹姆斯.贝克明确告诉俄国人,北约不会“东扩一英寸”。 好吧,确实不是一英寸。 所以俄罗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声讨戈尔巴乔夫,认为他在谈判中完全没有条约概念,只是自认为北约不会东扩,但合同条款上是一句也没有写。这也是普京为什么说,“你们无耻地欺骗了我们”的根本原因。 那问题又来了,自从苏联解体之后,北约已经向东扩张了五次,会员发展了十几个,那为啥俄罗斯一直安静地做个吃瓜群众,直到年才幡然醒悟,勇敢地反抗了一把呢? 其实美国人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枣吃,一边东进,一边对俄罗斯进行战略安抚,简单来说,普京被忽悠了。 年3月,北约首批吸收波兰、捷克、匈牙利的时候,俄罗斯已经是内忧外患,经济上已经惨不忍睹,国家命脉还被寡头完全控制;安全上被车臣人反复吊打,中亚的套马汉子也开始蠢蠢欲动。 而且,北约的这次东扩又赶上了科索沃危机,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北约对俄罗斯盟友南联盟进行了70多天的战略轰炸,这让叶利钦非常不爽,但也无可奈何,除了猛灌伏特加问候克林顿,那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等到普京上台后,北约东扩的脚步虽然放缓,但一刻也没停,只是在策略上对俄罗斯进行了“本山式”的东北大忽悠。 03 众所周知,普京的第一任期是全面向西,甚至为了和美国搞好关系,差点和小布什拜了把子。 年,在普京和小布什的第一次会面中,普京从怀中掏出一个十字架,声称自己妈妈曾拿着这个十字架到耶路撒冷的耶稣墓前开过光,后来他们家失火,整个家都烧没了,就留下了这个十字架。 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小布什都听傻了。 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小布什:“你觉得普京这个人可以信任吗?” 中了魔法的小布什激动的说:“我从这个人眼里看出,他是一个极为坦诚和值得信任的人。我们谈的很好,我看到了他的灵魂。” 据说这句肉麻到脑仁的话都把普京都整不会了。 随后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表示非常欢迎俄罗斯加入西方的大家庭,还声称要帮助俄罗斯尽快恢复经济,让英国的商人到俄罗斯去投资。 德国人也不记仇,不仅欢迎俄罗斯加入西方经济体,甚至还表示要推动俄罗斯进入北约。 没错,当时的俄罗斯不仅想要进入西方的经济循环,还想成为北约的会员。 年3月,普京在接受BBC的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不排除加入北约的可能,后来甚至承认自己和克林顿讨论过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行性,只是克林顿当时没反对,也没有表示赞成。 欧美就是一手举着北约的入会申请,一手举着欧盟的门票,把普京忽悠的团团转。 为了得到欧美的信任,普京不仅全力支持美国在阿富汗反恐,为美军提供情报和搜救支援,甚至还违背祖训,允许美国势力进入中亚地区,并使用中亚国家的领空和军事基地。 如果非要较真的话,普京的这个决定可以算叛国了,因为自沙皇时代起,中亚就是俄国人的后院,谁要染指中亚地区,那俄国人是要和他玩命的。 历代俄国领导人都不敢这么干,但普京干了,就连他的铁杆儿心腹,时任国防部长的谢尔盖都站出来公开反对。 但普京依然铁了心要帮美国接上这条大腿,很快,在俄罗斯的全力协助下,美国人非常顺利地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起两座美军基地,同时也是第一次把手伸进了俄国的后花园。所以最近这两年中亚地区不太平,究其原因,就是当年普京自己把狼招到了家里。 可以说,普京为了融入西方,真是又插香,又纳投名状,就等着滴血喝结拜酒了,但结果俄罗斯等到了什么呢? 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携手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 年,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加入北约; 年,黑山加入北约;年北马其顿加入北约。 事实上,如果不是俄罗斯出兵暴打了格鲁吉亚,早在年的时候,俄罗斯的腹地就已经架上北约的大炮了。 格鲁吉亚的七日之战就是俄罗斯和西方彻底决裂的标志事件,这也让乌克兰人间清醒,暂时取消了加入北约的想法。 普京被欧美忽悠了好几年,但最终还是明白过来,欧美对俄罗斯示好,不过是暂时的利用,他们从来就没有放下对俄罗斯的戒备。普京一厢情愿的倒向西方,但是西方始终没把他当自己人,因为西方的目标从来都没变过,就是要围死俄罗斯,肢解俄罗斯。 在他们眼里,一个碎了一地的俄罗斯才是一个好的俄罗斯。 虽然乌克兰从年开始,就一直希望加入欧盟俱乐部,随后再偷摸加入北约,但此时的俄罗斯已经血脉觉醒,而且也没有退路可言。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乌克兰是苏联时期的人造国家,历史上和俄罗斯同种同源,你让它加入对阵营,这么不是按着俄国人脑袋输出情绪价值吗? 所以在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上,普京没有妥协的余地,这也是大部分俄罗斯人的集体意志。 但任何事都有个两面性,乌克兰虽然是打了,但北约继续扩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被俄国人的冲动行为刺激了起来。 由于历史上大鹅把周围邻居欺负了个遍,大家普遍对它没有好感,所以就在俄乌开战不久,原本中立的芬兰和瑞典也紧急提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正式入会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可以预见是,俄罗斯不死,北约的扩张就不会停,未来俄罗斯的在欧洲部分的战略空间,只会被压缩得更小。 俄罗斯唯一的出路,恐怕只有东方。 此文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30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