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1.html
教徒还是强盗?詹妮是丁元英的大学同学兼朋友,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德国女子,也是一家赌场的老板。每次看到她出场,就让我莫名的想起电影《教父》。她所在的环境,是西方社会里,那种集赌博、黑社会、灰色市场为一体的组织。她的背景,她的能力,她的地位可见一斑。詹妮评价丁元英,他像一个魔鬼,是那种永远不会活给别人看的人,很难说他比教徒更好,还是比强盗更坏。丁元英的确不能用一个好字来评价,他自己也说过,他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一个好人。也不能用一个坏字来评价,他做事有他的原则,有他的道,有他的信仰。他有看似冷酷无情的一面,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无论他的好,还是他的坏,都是常人难以理理解的。无论他好多少,坏多少,有一点必须得承认,的确如詹妮所说,丁元英是那种永远不会活给别人看的人。人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更多的时候,是芸芸众生在问自己,我是谁?我应该是谁?。说服人的好招式。郑建时说,他来处理欧洲音响代理的事,芮小丹就把把资料给过去,并附带给了美元路费。按芮小丹的行事原则,如果郑建时不收这美元,那她就会亲自来办。郑建时引用了一个故事作为切入。昨晚,我和元英聊了几句他筹划公司扶贫的事,说他境界高了。他说不要拔高这件事,就当养了一盆花儿吧,能不能成还两说。我说,这是布施的善举,既是一盆花儿,我也随意浇瓢水吧。你说你是探亲捎带着办这件事,我就不能联络侨务工作也捎带一下吗?你站在我这个位置想想,如果我连这点便宜都占了,别说我是个皈依之人,我连个凡夫俗子都不如。所以,你给我留点面子。芮小丹于是把美元又拿回来。由此一个细节,感触到,不管是之前肖亚文化解酒桌请客的尴尬,还是郑建时巧妙的婉拒美元。说服人的技巧,都是以故事来讲道理,既缓和了现场的气氛,又让听者心悦诚服。这是作为一个高手,必备的技能之一。耶路撒冷的觉知丁元英认为,在一般人的思维层面,有很多道理和知识,只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而不是自己内心的感悟和认识。如果没有到达自我感悟和认识的层面,那么,一个人储备的那些道理和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和道理从本质上来讲,只是有用的一个条件,是用才有用。丁元英的本意,让芮小丹到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到这个信徒眼中的天堂,实际上又是一个人间地狱的地方看看。残酷的死亡,在三大宗教发源地的圣城,竟然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丁元英是让芮小丹觉他,觉这些众生的无明,觉他的道理和知识的没用。通过觉用的这个现象,来看透事物背后的规律和逻辑。通过训练芮小丹这种看透事物的能力,愿她觉悟到自己的根性。这个道理,就如同那个年轻人不是卖完柴,才有机会在窗下偶然听到别人念《金刚经》。而是提前一年或者几年,遇到了高人,高人给他念了《金刚经》,而他更早的找到了自己的慧根和方向,更早成为了六祖慧能。丁元英也知道,她不能改变芮小丹的选择,他能做的是,让芮小丹早点找到自己的慧根和归属方向。从客观角度说,丁元英可以让这种规律早发生,而不能去改变这个规律。所以,丁元英说,不是我希望你成为哪种人,而是你本该成为那哪种人。从本质讲,谁本该成为哪种人是因为那个“谁”有成为哪种人的条件,也就是具备可能成为一个果的因,而因果是不虚的,因果是规律,这是确定的。在哭墙,芮小丹领悟到,即使上帝知道在哭墙下的人都在祈祷和平,但对此,上帝依然会做一个动作“哭”。因为无所不能的上帝,竟然在这里不能让人认识事情的真相,而眼看着信徒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法走出来,这一刻的真相是,信徒的“神”无能为力。人一旦陷入一种无意识的救主的信仰,就把世间的真相颠倒了,他会把颠倒的表相看作是事实,看作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从而陷入一种无明状态,自己永远无法走出。人如果能超脱假相,那就进入了到一种高维度的思维层面。这,是丁元英对芮小丹的期待,也是我对自己的期待。这是一种烧脑的思索,路漫漫其修远矣。未完待续,感谢您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64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