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起八卦,你脑海里想到的是什么?是村头坐在一起闲聊的大妈,家庭聚会时聊家常的妈妈们,还是单位里交头接耳的小团体? 实际上,人人都会八卦。女人们聊家长里短,男人们侃奇闻轶事,幼儿说哪个小朋友最小气,少年关心谁和谁又在一起了,总之,八卦无所不在。一方面,八卦会滋生各种矛盾,给他人带去莫须有的烦恼,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交中活跃气氛,加强彼此联系的有效方式。 但如果说八卦还对人类的发展有贡献,甚至是人类称霸地球的秘密武器,可能你就很难想象了吧。这个观点本身是不是八卦,请翻开《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吧。 书的作者是尤瓦尔赫拉利,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凭借《人类简史》一战成名,之后又写了《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部著作构成了完整的《简史三部曲》。 《人类简史》是一部高分神作,它以智人的演变为主线,提供了一种看历史的独特视角,让我们能更加全面地看待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历程。作者的博学多才、见解独到,以及把历史讲得生动有趣的能力,都体现在这本书里面。下面分享我认为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 01把历史碎片拼凑成宏大的图景 《认知天性》里有一句话:人类有一种叙事的欲望,这种欲望源于我们对模棱两可与随机事件的不适,它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擅于“脑补”,谁也不喜欢支零破碎和不确定的信息。我们看到街上乞讨的老人,会猜想背后有什么故事,是孤寡老人还是子女不孝;看到同事眼角的淤青,会想是不是俩口子闹矛盾导致了家庭大战;看到自家孩子脸上的小伤口,心想又是幼儿园的哪个小朋友在作怪。 就连在睡梦中,我们也不会放弃编织故事。据心理学家研究,人们的记忆是以单元存储的,记忆会分成不同的“条目”,如背景、声音、人物、情节、情绪等,并且存储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做梦时是因为随机的神经放电,激活不同的“条目”,这些记忆的碎片就被大脑强行组合成一个个离奇荒诞故事。 历史学家正是此中高手,他们最擅于把零散的信息拼凑起来,并且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毕竟在有影像记录之前,历史就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拼图,需要通过考古发掘、古籍解读来一块块拼凑起来,实在不行就结合纹路和经验,自己画一块上去。 作者在本书中把历史碎片串联起来,让我们在阅读时有一种流畅的画面感,仿佛跟着智人从蛮荒时代一步步走进现代社会。他们从非洲开始起源和扩散,走到哪里,就定居在哪里,一步步从采集狩猎到刀耕火种,从建造茅草屋到盖起摩天大楼。这一刻,我们仿佛在用上帝视角鸟瞰人类的演变过程。 02新颖独特的观点 如果一本书能给我们带来新知,读完后就会有满满的收获感。本书中就有不少新颖的观点,刚读时有点不可思议,细想却又觉得很有道理。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八卦的力量,它让智人在早期能够进行更多的交流:那个谁很诚实、谁谁就是个骗子,不知不觉间就促进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于是部落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而讨论虚构的事物是八卦的升级版,它能把许多部落“粘”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团体。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在晴朗的夜晚,部落里的人都围在篝火旁,孩子依偎在母亲怀中,女性倚靠在丈夫身旁,他们都在安静地听长者讲故事。故事中的神灵们掌管着无法认知和掌控的自然力量,一旦遭遇灾难,就需要祈求神灵的保佑。 这些虚构的故事就这样代代相传,缓解了人类对未知的恐惧,而且拥有同样信仰的部落就更容易凝聚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虚构事物:金钱、制度、文化、宗教,甚至国家,它们让越来越多的人形成更大的共同体。这就是虚构的力量,而虚构之所以能影响现实,关键就在于:大家都相信。 另一个颠覆我们认知的观点就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细想一下也挺有道理,农作物让人类定居在田边地头,心甘情愿地为它们浇水施肥,从基因延续的角度来看,它们确实是最大的赢家。 这种反转的概念也可以引申到生活中:当你认为你控制了某样事物的时候,其实反而是被它所控制。比如守财奴眼里只有钱,当他把财物紧紧攥住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被钱控制住了呢?当你想掌控孩子的人生时,是不是被这种控制欲所控制了呢? 提出新颖的观点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给我们提供另一个看待事物的角度。如果永远靠思维定势做事,或许能保证我们不出错,但很难迎来突破和创新。 03引发读者的思考 读一本好书不但能收获新知,还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正如本书的副标题:从动物到上帝。智人通过认知革命(7万年前)、农业革命(1.2万年前)、科学革命(年前),一步步从弱小的物种成为地球霸主,从而拥有对其它物种的绝对优越感,心安理得地支配和利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资源。 实际上,智人的发展史就是其它物种的血泪史,他们的足迹到哪里,哪里的物种就加速灭绝。 近代历史不用多说,人类的快速扩张挤压了其它动物的生存空间,毫无节制的捕杀,让很多动物数量急剧减少乃至灭绝。古代的情况只能依赖考古发现,例如长毛象在弗兰格尔岛存活了数千年,大约年前突然灭绝,而这正是人类第一次抵达该岛的时期。 前几天,上幼儿园的孩子问我:“为什么恐龙只能看到骨头,没有看到真的?”,我没有回应他,不知道该怎样解释。现实情况是,很多物种就像恐龙一样,多年后只会留下标本,存活在我们的影视剧和影像记录中。 人们不在乎其它物种的消逝,但却非常在意个人的生存问题,长寿甚至永生是科学家们下一步想攻克的目标。书中提到: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仿生工程与无机生命工程。 好莱坞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被检查出遗传缺陷基因BRCA1,也正是医学常说的“乳腺癌风险”,患病的几率高达87%,于是她选择切除乳腺和卵巢。也许未来人们可以做得更好,在胚胎阶段就把不利的基因剔除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生优育。 电影《超能查派》中,可以把人脑意识上传到机械身体中,或者备份到磁盘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肉体上的死亡已经不再可怕,去定制一幅满意的机械身体就好啦。只要意识不灭,就实现了永生。不过有时候我也会无聊地想:要是意识被放进多个躯体,哪一个才是“我”呢? 这些科技让人充满向往,但别高兴得太早,尖端技术并不是谁都消费得起,更有可能带来的结果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写在最后 《人类简史》是难得的历史类佳作,值得多读几遍,五星推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54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