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74680.html
火了火了,天津大爷这回彻底火了。一夜之间,天津老头成年度天降紫薇星了。天津人自己都没想到,这泼天的富贵终于来到家门口了。年初时候看到淄博成网红旅游城市,有天津网友还眼巴巴幻想呢:以后天津能靠啥火呢?相声?古文化街?还是大摩天轮天津之眼啊?结果没想到靠一群老头儿玩跳河玩火了。这再次证明了21世纪最重要的啥啊?是人才!跳水大爷已经成天津风景线了。几个老头儿成功把海河整成了民间8A风景区。甚至辐射到整个华北地区,网友们调侃段子都整上了天气预报:9月1日,北京阴,河北晴,天津地区局部下老头。老头正着下;老头倒着下;几个老头一起下;身残志坚的老头拄着拐也要下;跳水界的文学三巨头,还挺形象甚至跳下去还模仿海狮,表演仰泳喷水。谁说武侠小说里轻功只是传说?天津大爷人均跳河高手。网友们锐评:中国人有自己的钢铁侠,天津人有自己的郭晶晶。一些青春偶像剧死忠粉看了这场景直接泪目;脑海中回荡着六个字:张万森,下爷了。咱都知道今年流行citywalk;到天津老头这儿,变成了riverjump。jump之前要么来段正能量演讲,鼓励围观的孩子们好好学习成为祖国栋梁;要么说段即兴相声,和孩子们互动,说你们记住了:我不是大爷,我是baibai孩子们:记住了,大爷。等孩子们摆好机位,大爷度全方位展示优美身姿,做好预告,开跳。大爷们还做了体毛管理,把嘎吱窝腋毛都刮干净了;甚至最近火了,大爷们为了不给天津栽面儿,把穿了多年的红裤衩都收起来了;换上了可爱卡通的泳裤,他真的,我哭死。人气选手熊猫大爷有从外地专门坐车来天津看跳水的朋友,没赶上跳水时间。天津大孝子听说了,让他在那儿站着别动:刚给我爷打完电话,爷爷五分钟就到。大爷来了更是实在热情,说孩子大老远来不容易,马上展示。二话不说,从天亮跳到了天黑。跳完在岸上和大学生们互动上了,一激动给大家伙劈个叉。还有显眼包年轻人自己带打分牌,整上了《跳王争霸赛》。最近眼瞅着举牌打分的小伙儿越来越多了。现在还有女孩带着三弦给跳水大爷们配乐。大爷们一看更来劲儿了,用至少30年的功力展现着花式跳水;以前只跳半天,现在开始跳一天;大爷们在一声声叫好中迷失了自己,如愿当上了老年显眼包。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大爷们跳得太火,把管理人员招来了。管理人员指着桥上的警示牌问大爷:baibai你看见牌子了吗?大爷倒也是实诚:看见了,但是baibai不认字儿。其实认字儿也不影响啥,因为这帮天津大爷跳河都跳三十多年了。已经把跳河变成和吃饭睡觉一样的肌肉记忆了。有天津的朋友说,小学时候老师就组织着去海河边上,看大爷跳水。天津大爷全都社牛e人,大方展示自己的花样技艺。甚至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跳水玩的时候,看有年轻人落水还能救人。这回是外地网友觉得稀罕,就给大爷们整网上了。现在每天一堆人蹲着等大爷跳水,热闹程度不亚于北京三里屯。天津文旅局听着都得说声:泪目了,家人们。听说最近为了回馈网友们,已经有八块腹肌的男体育生接力跳水了。那个,写稿暂停,我有事要去趟天津。天津不能失去跳水大爷,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而天津大爷之所以能火出圈,绝不只是因为跳水。毕竟会跳水的大爷们有很多,但会跳水还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的大爷没几个。天津大爷主打一个文武双全,人均整活大师。前两年不让出家门,大爷顺着河游到了别的区;但真是一点心眼没有啊,大爷白天游,一上岸被逮个正着。另外我严重怀疑天津大爷都有内功。只见大马路上大爷头顶着水瓶儿风火轮,走得健步如飞,好似武侠小说里那一招踏雪游龙。这要赶上前几年,春晚都不用小彩旗了,直接请天津大爷上台自转五个小时,绝对没问题。天津地铁上,也绝不养闲老头。大爷气沉丹田,利用碎片化时间练习改良版“蛤蟆功”。这勤学苦练、阳光体育的精神,太值得我这种20来岁,整天上不来气的年轻人学习。还有可爱大爷够环保,买完油条人家也不要塑料袋,直接放自行车后座。知道的这是大爷早饭,不知道的以为是啥新型萌宠。天津有句老话:来到了天津卫,是嘛也没学会啊。但要我说天津老铁绝对是欲扬先抑、过分谦虚了;不只是天津大爷,整个天津卫那都是人均有技艺傍身。天津的另一个传说是盘头大姨。这高难度的造型设计,直接干懵五个沙龙总监、二十个三里屯托尼。不懂审美的自然无法理解这别样的设计;但懂行的看完直接泪目;大姨太潮了,这不就是大火的Y2K风格,复古的洋气直逼千禧。头发上的花活只能算是皮毛,更令人震撼的是大姨们嘴上的战斗力。据天津本地朋友爆料,盘头大姨才是家庭真正的掌权者;骂起人来直抒胸臆,混搭阴阳怪气;一个脏字不带,也能鏖战5个小时打底。甚至有时候听大姨喷人也能听乐了;严重怀疑天津人胎教时候听得都是相声;否则很难解释:为啥从娃娃到老头,从大爷到大姨,幽默都流淌在天津人的血液里。在互联网上,全国公认的幽默片区有俩:其一是盛产小品名人的东北地区;其二是说话自带逗哏捧哏的天津。如果说东北的“幽默”是大厦崩塌后,挫骨扬灰的拉倒和随意。那么在天津,幽默便是和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的生活方式。只有在天津,才有“禁止说笑”的交通路牌;也是在天津,路边摊的价格都不用商量,直接写明可以六块;还是在天津,今年大火的网红鸡汤风路牌,也被“嘴欠”的朋友智慧魔改。更离谱的是天津台还有斗蛐蛐文化大赛。这种幽默贯穿于天津的每一寸土地。从吃喝拉撒到文化传媒,再到官方平台,幽默无处不在。脱口秀演员周奇墨有个著名的段子,说警察劝想跳楼的男孩,过程中爆梗频出,最后直接:listentobaibai。这是发生在天津的真事儿,baibai们的一番相声,直接稳定了男孩的心态。今年很流行“松弛”这词,说实话这词是啥意思,我现在还没明白。但如果要选一个松弛冠军,很多朋友都提名天津。让人放松的城市节奏,热情贴心的天津人,都市传说般的煎饼果子;吸引着很多北京打工人跑天津过周末。至于天津这种“松弛还能整活儿”的气质是如何炼成的?我在冯骥才先生《指指点点说津门》一书中找到了答案。一是,天津是几次黄河迁移改道泛滥时造出来的,这使得天津人素来心肠热、人情味浓,乐于助人;二是,天津有码头文化,倡导优胜劣汰,钦佩市井能人,所以天津人基本都能整活儿。那天津在这时候咋成为顶流城市了?有人猜测是短视频的福报;有人分析是大数据的流量。但我觉得,天津在此时此刻的火爆,则是一种必然。而这都源于宝贵的天津精神、一种天津生存哲学。其实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对天津的印象,最早是那部经典地域情景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故事主要就是生活在天津的,中年废柴、底层打工仔、社会边角料——杨光,他酸甜苦辣的快乐生活。而剧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台词,则是对天津人宝贵生存哲学的概括:天津不是没有穷人,不是没有焦虑,不是没有生存的难题。但正如这句经典台词“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一样;正如跳水前天津大爷慷慨激昂的金句演讲一样;天津人这种生存哲学,在年的夏秋之交,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我们因工作焦虑,因未来内耗,因快乐难寻而苦恼,因急于寻找能上的岸,而惆怅。但此时此刻,天津大爷们在岸边纵身一跃,也给了我们治愈的良药:生存一分钟,快乐60秒。原来,有时岸不在远方,就在每时每秒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脚下。#今日瞭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5662.html
------分隔线----------------------------